主旨报告人

陈和生

中国散裂中子源


迈克尔·霍夫曼

德国海因茨·迈尔-莱布尼茨研究中子源


伊娜·赖什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田中·真奈子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


艾伯哈德·莱曼

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


弗朗西斯科·格拉齐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内洛卡拉拉应用物理研究所


兰伯特·范·艾克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尼古拉·卡季洛夫

德国柏林亥姆霍兹中心


梁天骄

中国散裂中子源


雷勇

故宫博物院



详细介绍

迈克尔·霍夫曼


1984年至1990年间,迈克尔·霍夫曼在德国图宾根的埃伯哈德-卡尔大学学习化学和晶体学,于1994年获得结构固体化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到1996年,他在英国ISIS中子源开展博士后研究,他的研究方向从化学转为中子散射。1996年到2000年,在柏林亥姆霍兹-梅特纳研究所E6衍射仪工作。2000年起,他回到英国ISIS中子源,加入晶体学小组并担任资深研究员。此后,他转至位于慕尼黑附近的加兴的德国中子源FRM II(@MLZ),负责中子谱仪,并领导运行材料科学衍射仪STRESS-SPEC团队。自2013年起,他还担任隶属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海因茨·迈尔-莱布尼茨中心(MLZ)“材料科学”科学组的委员。此外,他还在澳大利亚堪培拉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物理环境与数学科学学院担任教授级访问研究员。

报告题目:中子在考古学与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应用@FRM II / MLZ

报告摘要:慕尼黑工业大学(TU Munich)的加兴科学园区是德国唯一的中子源FRM II的所在地。海因茨·迈尔-莱布尼茨中心(Heinz Maier-Leibnitz Center,简称MLZ)作为一个开放获取的用户设施运营,是中子研究反应堆科学利用的研究机构。这里拥有一套独特的高性能中子散射仪器,旨在促进和支持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工程学或文化遗产研究等众多领域的前沿研究。

本次报告将简要概述FRM II中子散射设施的情况以及中子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可能性。中子的主要优势在于它们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相对较弱,且不依赖于电子的数量,因此中子的穿透深度比实验室X射线衍射的穿透深度高出几个数量级。由于中子散射实验一般不需要对样品进行额外处理(例如抛光),这对于考古或文化遗产物品的非破坏性织构分析尤为重要。我将通过几个使用中子进行的相关研究实例,来展示在像FRM II这样的设施中可能应用的场景。


伊娜·赖什


伊娜·赖什,文化遗产科学领域专家,在柏林自由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专业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9年担任德国柏林Rathgen研究实验室主任。自2003年以来就职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目前担任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和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UAR3506 CNRS-C2RMF-ChimieParistech-SSL实验室主任;法国SOLEIL同步加速器和德国美因茨LEIZA研究所委员;SR2A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

报告题目:拉斯科和阿尔塔米拉洞穴旧石器时代颜料的化学和矿物学分析。


田中·真奈子


田中·真奈子在东京艺术大学获得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包含金属制品(尤其是日本剑和火柴枪等)以及着色材料材料科学研究。

近年来,田中·真奈子致力于利用同步辐射、中子和谬子等前沿技术在文化遗产科学的无损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田中·真奈子作为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众多国际和国家会议,积极推进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

报告题目:中子和同步辐射技术在金属文化遗产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的无损研究。


弗朗西斯科·格拉齐


弗朗西斯科·格拉齐,意大利应用物理研究所国家研究委员会“Nello Carrara”应用科学研究所国家研究委员会高级研究员;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佛罗伦萨大学物理系兼职教授。

2006年以来,弗朗西斯科·格拉齐致力于利用中子技术分析材料的结构和形态,主要包括利用中子衍射、中子成像和布拉格边成像技术研究金属文物和工业制品,并与ISIS中子源合作建造了INES、NIMROD和IMAT线站。

报告题目:中子技术对世界冶金技术发展的无损研究。


兰伯特·范·艾克


兰伯特·范·艾克,准弹性中子光谱学家,长期从事用于材料科学研究的中子设备研发等工作。曾就职于法国Laue Langevin研究所,目前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反应堆研究所工作,致力于开发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科学分析的新技术。

报告题目:中子层析成像和伽马能谱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元素定量分析。


尼古拉·卡季洛夫


尼古拉·卡季洛夫,德国柏林亥姆霍兹中心研究员,致力于开发用于材料结构和性能研究的中子技术,包括建造中子成像谱仪、开发相位和衍射对比成像技术、极化中子的磁场可视化技术、以及高分辨率成像等。研究领域涵盖科学分析和工业应用。

在考古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意大利西西里岛沉船的出水文物检测、古埃及青铜雕像的结构分析、以及日本古代剑和中世纪盔甲的材料研究等,极大地推动了材料科学和考古研究领域的发展。

报告题目:冷中子成像在现代考古领域的应用。


雷勇


雷勇,博士,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科学研究组协调员。雷勇长期从事建筑彩画、壁画、彩绘雕塑、大漆装饰的科学分析与保护研究,文物的凝胶清洗研究等专业领域从事保护与研究工作。

报告题目:故宫文化遗产的同步辐射科学研究。

报告摘要:故宫博物院由于继承了大量明清皇家收藏,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工艺复杂,制作精美。他们对分析的苛刻要求,能够发挥同步辐射分析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原位无损分析优势明显的特点。近些年来,故宫的彩绘、陶瓷、玻璃等材质文物分析中都采用了同步辐射共聚焦X射线荧光、微束X射线荧光、X射线荧光吸收谱、红外光谱、X光显微CT等技术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特别是在故宫建筑彩画的工艺研究、高温瓷釉铜红着色工艺、高温富铁酱釉中微晶合成机理的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 其他主旨报告人信息将陆续更新。
Copyright©NHS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ICP No.123455678 Help